来源:《中国档案》2021年第03期
文:张建明 周斌 王继峰 朱莉 周保松
档案库房与一般室内环境相比,具有密闭、避光、防潮等特点,容易导致多种污染物的积聚。这些污染物有毒有害,一方面使档案老化、酸化和污损,造成档案损坏;另一方面对档案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从业人员的早期、慢性健康损害和工作相关疾病。
分析有害(毒)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存在形式,研究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评价污染物毒性作用及对人员健康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策略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档案库房污染物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档案部门曾对档案库房空气中的某些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从文献资料来看,目前对档案库房空气有害(毒)污染物质监测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积累了一定宝贵的实测数据,但还不够全面系统,尤其是有害(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于档案行业的特殊性,档案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着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健康风险。近年来,档案学者及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库房有害(毒)污染物及其对档案从业人员健康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
例如:
• 1997年,李浩波指出长期处于档案库房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缓慢的、逐渐累积形成的、一定程度上不可逆的损害,并提出工作环境污染造成健康损害的三期反应。
• 2000年,李焕荣等指出部分档案库房甲醛超标;万国林等提出档案库房甲醛、苯系物等污染明显时,档案从业人员的健康会受到危害;左连等探讨了档案库房内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污染水平及规律,指出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
• 2001年,刘家民等提出档案从业人员因工作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健康损害以神经症、黏膜刺激改变、脱发及各种皮肤损害为主。
•2003年,宫露雯提出档案库房空气中污染物较多、档案载体材料霉变等是导致档案人员健康损害的主要原因;王建库对档案库房中的有害气体进行了探讨。
• 2004年,赵文山提出档案库房内应配备空气净化设备以减少空气污染;孙月华等探讨了档案库房内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对人体器官的损害。
• 2018年,田丽媛指出档案库房环境中存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污染物会对档案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害,等等。
档案库房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和转化
01档案库房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
依据档案行业的特点,档案库房内可能存在的有害(毒)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外源性污染物、内源性污染物和熏蒸剂残留。
外源性污染物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不仅会侵蚀档案载体材料,也会影响人体健康。需要关注的外源性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 氨(NH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 颗粒物(PM2.5)、硫化氢(H2S)、氯化氢 (HC1),其主要来源是外界被污染大气的扩散,一般不会随时间积累,库房内的污染物浓度一般会低于外界。
内源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档案载体材料、建筑材料和设备、防虫防霉 药剂等,主要包括甲醛(HCHO)、乙酸(CH3COOH)、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222Rn)、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对二氯苯 (C6H4CL2)、萘(C10H8)等。
目前常用的熏蒸剂大多具有毒性、易扩散的理化特征,如环氧乙烷(C2H4O) 、磷化氢(SOH3)、硫酰氟(SO2F2)、羰基硫 (COS)。
02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接触有害(毒)污染物的环节较多如档案的接收、搬运、储藏、陈列和查阅等各环节。通常情况下,污染物进入人体主要有3个途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其中,以呼吸道进入为主;皮肤对外来化合物具有屏障保护作用,经皮肤吸收的主要是有机物,吸收量相对于呼吸道也较少;消化道摄入则甚为少见。
一般认为,以烟、雾、粉尘、蒸汽等形式存在的污染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因肺泡呼吸膜极薄,且扩散面积大,血流丰富,大部分气态状有害(毒)污染物均可通过此途径进入人体,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解毒过程而直接进入大循环分布于全身,故其毒性作用发生较快。
03污染物在体内的分配及转化
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与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分压和血/气分配系数有关,分压和血/气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被吸收。气态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深度与其水溶性有关,水溶性越大,越不容易到达肺泡,对上呼吸道刺激性越大;水溶性越小,刺激性越小,越容易进入肺泡,导致急性肺水肿。此外,劳动强度、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以及工作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污染物的吸收。
未经肝脏转化解毒的污染物直接进人体循环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其进入细胞的能力和组织亲和能力。污染物在体内一般呈不均匀分布。进入体内的污染物,少部分类型可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并产生毒效应,多数需要经过生物转化(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最终通过肾脏排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污染物(如苯系物)可以排入乳汁,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
污染物的毒性影响因素及其健康危害
01影响污染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1)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对其进入人体的途径和代谢过程有重要影响。污染物的分散度、挥发性和溶解度越大,毒性一般越大。
(2)污染物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污染物在体内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并接触时间足够长,且在防护不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人员健康受损。因此,降低档案库房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缩短接触时间,并同时做好防护,是预防档案从业人员健康损害的重要环节。
(3)联合作用
污染物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或其他污染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独立、相加、协同或拮抗作用。如:环境温度较高时,污染物毒性要比常温情况下大,高温环境下,污染物挥发性增加,机体呼吸、循环加快,会促进污染物吸收;机体劳动强度大,耗氧量增多,也会对污染物更为敏感。
(4)个体易感性
人体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及个体遗传特征等有研究表明,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决定因素具有遗传特征,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对溶血性污染物比较敏感,易产生溶血性贫血。
02污染物的健康危害
档案库房内可能存在的各类污染物在密闭的环境中挥发、分散、流动,经由呼吸道和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对档案从业人员造成健康危害,急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作用,慢性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多器官损害甚至致癌[参见有害(毒)污染物的健康危害览表」。
对策与方法
为降低从业人员健康损害发生的可能性,档案管理部门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即病因预防、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临床预防,从根本上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对档案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从行业角度建立职业健康评价体系加快推进职业健康法制化保障进程。
• 1.根除污染物
从工作流程中消除有害(毒)污染物质,使用无毒或低污染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污染物质。但需要注意的是替代物不能对档案产生损害,需经过理论或实验进行论证。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只能使用高污染物质时,应采取强化局部密闭和/或通风排毒并进行净化处理等措施。
• 2.降低污染物浓度
降低从业人员接触污染物的浓度是预防人员健康危害的关键手段。其核心环节是加强技术革新,将工作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之内。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较大限度地降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如:可以采用催化技术物理吸附技术、化学中和技术、空气负离子技术、材料封闭技术等降低甲醛的浓度;用吸收剂清除等方式降低苯系物的浓度。
• 3.加强从业人员防护
个体防护是减少从业人员健康危害的最重要的辅助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选择此类防护用品时,既要考虑到防护特性和效能,又要关注其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以增加从业人员穿戴防护用品的依从性。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设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如盥洗设备、淋浴室等。
• 4.开展职业卫生服务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服务体系也非常重要。一方面,档案部门应参照《档 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DA/T 81-2019)规定的检测项目及范围 布点采样、检测方法,对工作场所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定期检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新建和改造的档案库房,其检测过程应符《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中Ⅱ类公共建筑工程的要求,测定甲醛、乙酸、氨、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对较高放射性地质背景地区的档案库房,应定期检测空气中氡的浓度;对于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或安装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档案库房,应检测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对于存放银盐照片或银盐胶片的档案库房,建议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在经过熏蒸处理的档案入库后,建议检测库房空气中相应熏蒸剂的残留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接触污染物的从业人员实施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和在岗的定期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发现早期从业人员健康损害并釆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5.建立职业健康综合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
开展档案行业职业卫生专题研究,进一步厘清档案馆环境存在的化合物及其来源,开展档案馆环境危害因素监测,明确有害(毒)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程度。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调查等手段,开展档案从业人员健康风险评估,确定档案馆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水平与等级,并提出风险管控关键点以及应采取的管控措施。
• 6.推进职业健康法制化保障
档案主管部门应加大人财物等资源投入,运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预防和控制有害(毒)污染物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从行业角度,一方面,加快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使得档案行业职业健康管理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将档案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推进档案行业职业健康的法制化进程,使得档案从业人员维护健康权益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方志华.《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解读叫.中国档案.2020(5)
[2]宋伟晾,黄晓红,虞慧,等.纸质档案消毒的新方法:新型档案消毒舱80W.实验验证.档案学研究,2019(6)
[3]杨冬权.关于为档案馆工作人员设立岗位津贴的提案.中国档案报,2017-03-02
作者单位:上海市档案馆、浙江省余姚市档案馆、安徽省合肥市档案馆、江苏省宿迁市档案馆。